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回复: 0

玉米价格反弹进入尾声?华北及山东粮库收购出现新变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01
发表于 2024-5-17 1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关内关外玉米价格的上涨,市场看空情绪被一扫而光,而购销市场的活跃度由热转冷,看起来玉米前景是一片光明,但昨日相关部分公布了最新的需求数据,结果却是呈下滑态势,而华北及山东地区的粮库收购行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本轮的玉米价格反弹很可能开始进入尾声,本月下旬价格或将走入“极端”!
          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的玉米购销进入依旧在推进中,本周部分地区的基础收购价出现小幅上涨,但大部分基层贸易商的采购价格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毕竟新麦上市在即,此时对于大部分贸易商来说对玉米建库的兴趣并不大!另外需要大家关注一下的是,近期部分饲料企业开始提高玉米的采购价格,除了本地粮源流入外,也出现了少量的东北玉米,饲料企业的库存得到进一步的补充!
          而深加工企业,除山东受存储能力的限制外,华北大部分企业的库存充足且能保障一月左右的生产所需,故而对于提价吸粮的意愿不强,再加上目前下游产品销量不佳,企业即将陆续进入停机检修阶段,一旦市场出现较为集中的上量(大概率会在下旬出现集中腾库),那么企业很可能出现急速回落,这点需要持粮主体注意规避!
          至于东北地区,目前基层粮源不断减少,贸易商对优质自然干的粮源收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中间截留现象增重,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另外目前东北地区企业的到货多以合同订单为主,企业整体库存充足,目前多以刚需采购维持日常生产,而威胁最大的就是东北市场上被贸易商“截留”的粮源,按照时间推算,三方资金大概率会在8-9月份到期,而官方的增储能否持续到6.30号依旧是个未知数,在叠加定向水稻及进口粮拍卖,三季度的东北玉米上涨动力不足!
          北港方面目前到货不多,但同样的装船需求也不强,整体依旧处于库存累计状态中,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目前的库存情况已经超过去年的同期水平,而南方地区部分饲料企业虽然进行了小范围的价格调整,但整体的采购热情依旧不高,而持续的进口到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需求的反弹,预计短期内南方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五六月份的华北及山东玉米价格大概率会维持在2300-2400元/吨之间,而东北地区受到政策的保护,价格大概率会维持在目前的状态下,涨跌幅度都不会太大,所以小编建议:
          1、存在资金压力(包括但不限于三方资金)、仓储能力等问题,最好择机变现!
          2、要对三季度的玉米价格有合理的预期,以目前的市场条件和官方的态度来看,三季度价格大概率能到1.3元/斤,至于是否继续上涨就要看后续的变化!
          3、可以关注国际粮价和期货的动态,但需要分开来看,咱国家的粮价走向更多的还是看需求和政策!
          4、如果有想建库的老板,现阶段还是可以收购的,市场上刚有抢粮的苗头,但大家依旧很谨慎,噱头大于实际!
          小结:目前市场整体供强需弱的格局并未发生改变,虽说短期内东北粮源入关难度不小,但其售粮压力后移所带来的威胁依旧不容小觑,而华北及山东地区的价格走向,目前来看基本明朗,虽说“上有顶,下有底”的局面大概率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阶段性的“小高点”还是有机会出现的,对于后市没有信心的老板,走短线注意降低对利润的要求即可,而想赌三季度的持粮主体,小编建议心态要稳,既不能有过高的期待,也不必悲观,机会肯定有,毕竟目前按照市场余粮来看,6-9月份“空窗期”是在所难免了,虽然大涨的可能性不高,但山东及华北价格在1.3元/斤上下波动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小麦市场没啥可说的,虽说范围确实降低了不少,每天也有个别企业出现反弹,但市场依旧以降价为主,持粮主体的悲观情绪持续发酵,不得不说,今年的制粉企业拿捏贸易商的心理那是“手拿把掐”。在昨日的文章里咱也明确聊过为什么我们坚信小麦价格能涨且现在最佳的办法不是认赔出库的原因!今天还是那句话,小麦的出头之日必将闪耀大家的双眼!新麦没啥可说的, 以目前的市场动态来看,开秤价在1.25-1.3元/斤(企业收购)是大概率的事,当然在新麦没有完成入仓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小麦市场大体方向基本定调,小编建议持粮主体,留到现在了就坚持住,争取和企业在最后的一轮博弈中胜出,另外小编建议持粮主体放弃认赔出库的想法,至少现在不是时候,以目前的市场条件来看,我们对于小麦价格高点的看法不变。麦价反弹至1.4元/斤的难度不大,而绝对高位有望达到1.45-1.5元/斤,不过小编建议,本轮价格反弹开始之后,要学会分批错峰出库,既能避免降价所带来的风险,又能有效减轻库存和资金的压力。至于五月之后的价格走向,就需要重点关注今年新麦的产情。其次就是关注政策的投放成交情况,毕竟它们是现阶段最直观的“风向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网站地图 |

GMT+8, 2024-6-16 12:45 , Processed in 0.047091 second(s), 25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