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7 22:45:31

第九节 鼻息肉

鼻息肉为一常见病,成人多见。此病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是鼻腔、鼻窦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刺激有关。病理可分为水肿型、纤维型和混合型。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进行性鼻塞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鼻腔,嗅觉减退,伴有鼻窦炎者,常有头胀痛,流涕等症状。伴有变态反应性鼻炎者,常有阵发性喷嚏,鼻痒,流涕等症状。鼻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前者多来自鼻腔、上颌窦,后者多来自筛窦。双侧性鼻息肉生长过大时,可形成“蛙鼻”。鼻息肉有时向后发展悬于鼻后孔者,称鼻后孔息肉。
2.鼻腔内可见单个或多个的灰白或淡红色、表面光滑且半透明肿物,如同新鲜荔枝肉状。有时带蒂,质软,不易出血。
3.单侧纤维型及混合型鼻息肉,或伴有感染伪膜形成者,应注意与鼻腔肿瘤鉴别。必要时活组织检查。婴幼儿发生的一侧性鼻顶部息肉,应特别注意与鼻内脑膜―脑膨出相鉴别。
二、中医学
鼻息肉又名“鼻痔”。本病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致。多由素嗜炙?购裎叮?致使湿热内生,上蒸于肺胃,结滞鼻窍。或因鼻窍长期受湿热邪毒侵袭,致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热邪浊渐积鼻窍,留伏不散,凝滞而成息肉。
1.辨证依据:鼻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大小不一,带蒂可活动,质软无痛的赘生物。
2.临床证型:临床以湿热壅滞多见,故可不分型。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并有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常有头昏、头痛。可见鼻腔内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灰白或淡红,半透明,触之柔软而不痛,可移动。若息肉较多较大,可引起鼻外形的改变,鼻梁变宽而膨大。
【治疗】
一、现代医学
鼻息肉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与鼻变态反应或感染有关,手术切除后常易复发。对来自筛窦、上颌窦的多发性,或复发性鼻息肉,应进行筛窦、上颌窦根治术,可减少复发。
二、中医学
1.治疗原则:宜清肺宣气,泻湿散结。
2.治疗方法
(1)外治:①用明矾30g,蓖麻7个,盐乌梅肉5个,麝香50mg,共捣为丸,纱布裹塞鼻内息肉处。②用明矾30g,甘遂3g,白降丹0.6g,雄黄1.5g,共研细末,用水或麻油调合后置于纱条上,敷息肉根部或表面,每日1次,7~14次为1疗程。③苦丁香、甘遂各18g,青黛、草乌、枯矾各3g,共研细末,麻油调合,点涂于息肉上,每日1次。④用瓜蒂、细辛各等份,研细末,每用少许吹息肉处。
(2)内治:用黄芩10g,栀子10g,石膏10g,知母10g,桑白皮10g,辛夷花10g,枇杷叶10g,车前子10g,泽泻15g,僵蚕10g,红花10g,川芎10g,白芷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九节 鼻息肉